当前位置:   景洪市人民政府>>景洪概况>>乡镇农场简介

基诺山基诺族乡基本情况

来源 :景洪市人民政府 浏览 : 发布时间 :2022-08-26 【字体: 大  中  小 

 

一、概述

基诺族是1979年国务院正式确认的我国第56个民族,是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省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属于从直接从原始社会跨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基诺山基诺族乡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东北部,东经100°25'-101°25',北纬21°59'-22°59',距景洪市区27公里,东接勐腊县勐仑镇,南连勐罕镇,西靠勐养镇,北邻大渡岗乡。基诺山地处横断山脉无量山余脉丘陵地带,是云南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基诺山基诺族乡是基诺族的发祥地及主要聚居区,也是基诺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乡国土总面积622.9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8.6万亩,耕地面积1.84万亩,国有林39.65万亩,森林面积59.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4.01%95%以上土地坡度在25°以上,是典型的纯山区民族乡辖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乡最高海拔1691米,最低海拔550米;平均温度18~22度,负氧离子含量达30000个每平方厘米,地处人类长寿带上。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有国家级传统村落5个,省级民族特色村2个。全年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交通方便,适宜种植稻谷、橡胶、茶叶、砂仁、水果等热带经济作物。有原始、神秘、独有的基诺族文化、浓郁古朴的原始丛林文化和高度保护的原始森林资源,浓郁的基诺民族风情和优异的自然生态环境。境内生长着名目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水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河流有小黑江、南星河、南本河、菜阳河、巴卡河等河流。辖区还有一个全国唯一最全面最集中展示基诺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基诺山寨。

全乡辖巴亚、司土、巴来、新司土、洛特、巴卡、茄玛7个村委会共46个村民小组2021年末全乡共有414015006人,其中,农业人口13721人,占全乡总人口91.44%基诺族12772人,占全乡总人口85.11%人口自然增长率0.9‰,辖区内居住着基诺、汉、哈尼、傣、拉祜、布朗、彝等民族共有党的基层组织59个。其中村党总支7个,党支部52个(农村党支部44个、机关企事业党支部7个、社会组织党支部1个)。全乡现有党员588人,预备党员17名,正式党员571名,女党员140人,占党员总数的23.9%;少数民族党员571人,占党员总数的96.9%35岁以下的有82人,占党员总数的14.4%60岁以上党员98名,占党员总数的16.6%;大专以上学历的有83人,占14%

2021年,全乡财政收入2955.47万元,同比2020年收入2591.66万元,增加363.81万元,增长14.03%2021年,全乡财政支出2964.34万元,同比2020年支出3169.70万元,减少205.36万元,下降6.48%2021年,全乡有耕地面积21391亩,其中田7582亩,轮歇地13809亩;农作物播种面积70534亩,其中粮豆播种面积35071亩,产量10226197公斤;全年经济作物面积35463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4369亩,油料72亩,花生72亩,砂仁种植面积25481亩,产量64472千克,瓜果类种植面积352亩,产量543998千克,水果种植面积24239亩,产量12595600千克,其中香蕉种植面积3480亩,产量1789271千克,菠萝种植面积676亩,产量504500千克,芒果种植面积5132亩,产量2089171千克,柑橘种植面积8235亩,产量5010177千克,柚子种植面积8180亩,产量4996427千克,茶叶种植面积28375亩,产量1556273千克,橡胶种植面积181338亩,其中开割158560亩,产量干胶片10944吨;生猪存栏8278头,鸡83171羽,禽蛋产量5562千克,蜂蜜产量77120千克,罗非鱼产量46229千克,烤酒产量355112千克。

二、“攸乐贡茶”产业

基诺山旧称攸乐山,是普洱茶六大古茶山在《清史稿卷七十四》记载提到的第一座古茶山,是清政府1729年古六大茶山中唯一设立过普洱府攸乐同知的茶山,统管古六大茶山地方军政事务、普洱茶贡茶的采办、茶叶生产和贸易等事务。目前全乡有2.84万亩茶园采摘面积,茶叶年产量1556273公斤,有古树茶约35万株,最大古树茶园连片面积2500亩,现有有机认证茶园23.26公顷。基诺族在明朝末期就开始贸茶,长期以来形成基诺族独特的茶、茶、茶、茶、茶等文化,茶对基诺族来讲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产品更是生活的一部分,有着丰富多彩的攸乐茶文化。在产业振兴中,基诺山乡将依托茶产业资源进行茶品质提升、茶加工升级、茶品牌打造、茶旅游发展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基诺山乡茶产业振兴。

三、特色产业

【基诺山砂仁】19588月,云南省药用植物调查组查实,基诺山有野生绿砂仁和红砂仁分布,1959年,西双版纳药用植物试验站在景洪建立后,把砂仁的开发利用作为重点研究项目。1963年,西双版纳药用植物试验站从原产地引进阳春砂仁种子进行种苗培育。次年,在基诺山曼飘寨的沟谷林地定植3亩,植后3年开花结果。后又在海拔5341055米山区进行试种,结果是植株长势好,性状稳定,产量也比原产地高。随着砂仁产业的发展,基诺山基诺族乡(简称基诺山乡)成为砂仁的集中产区,基诺山砂仁成为基诺山三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19641966年,分布在境内的砂仁年产量达620千克。砂仁初见成效,群众看到种砂仁的经济效益后提高了种植砂仁的积极性。1978年,种植砂仁780亩,1983年后,原集体经营的砂仁全部承包给社员,并规定每新植1亩砂仁扶持20元。1993年,可收获的有11376亩,产206.1吨,为历史最高产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基诺山砂仁在云南、两广地区享誉市场,这是云南省的科学工作者同基诺人共同努力辛勤劳动的结果。基诺山砂仁,有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的功效。以果实及花入药,有行气宽中、健胃消食的作用。系名贵的常用中草药,也是常用的香砂胃丸、香砂六君子九丸,舒肝丸等中成药的重要原料。

【基诺山冬瓜】基诺山基诺族乡(简称基诺山乡),是国内基诺族唯一的集居区,位于县境东部,东接勐腊县的勐仑镇,南连勐罕镇,西靠勐养镇,北接勐养镇与勐腊县象明乡。乡境处无量山山地,全系山区,最高海拔为亚诺山1691米,最低海拔为小黑江575米。气候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历年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5.8℃,平均气温20.8℃,年降雨量1580.5毫米。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适宜冬瓜种植。基诺山冬瓜主要分布新司土、巴亚、司土、巴来、洛特、巴卡、茄玛7个村,基诺山冬瓜果型较小,以口感细腻,营养丰富而驰名省内外。据景洪县志记载,基诺山冬瓜种植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基诺山冬瓜选用优良品种,经精心栽培,所产冬瓜瓜皮墨绿色,肉质致密,果长圆柱形,耐贮运,基诺山冬瓜含有丰富的营养,品质风味均属上等,含蛋白、糖类、多种维生素和钙、磷等矿物元素,对护肤美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基诺山黄瓜】基诺山黄瓜是基诺山基诺族乡(简称基诺山乡)乃至全省知名优势蔬菜品种之一。基诺山乡最早于1994年开始引种黄瓜,至2006年初步形成规模,逐步开始走上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之路。景洪市基诺山乡独特的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及土壤条件生产出的“基诺山黄瓜”其外形好看,品质和口味俱佳,生食适口,口味脆嫩,深受西双版纳州周边老百姓的喜爱。近年来,基诺山乡通过“一村一品”、绿色蔬菜基地等建设及宣传致力于基诺山黄瓜的品牌化建设,逐步提高基诺山黄瓜的市场知名度及占有率,争取让基诺山黄瓜走出云南,在全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基诺山红米】明代的医典《本草纲目》就已经记载红米的医疗作用,以中医的角度来看,红米性温,可以健脾胃、活血去瘀。基诺红米种植历史较久,《景洪县志》中,对基诺山乡种植红米有相关的记载。据70以上岁老人回忆,小时候能吃到红米的都是富有人家和地主家庭,据老人说,过去的红米粒大像糯米、芳香、难脱粒,要用木棒或石头才能脱粒,产量低。因此,即使是富有人家和地主家庭也只是在节日或有客人来时才会用红米煮饭待客。近几年,基诺山乡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把建设红米为特色的粮食基地放在生态旅游农业中,深入发掘红米生产的文化内涵和技术内涵,使产品畅销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基诺山红米表皮红色,生嚼味香,腹白细小,生育期较长,生长在气温、水温相对较低的山区,米质较好、品质优,营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