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城市你我共建,幸福景洪你我共享
  •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景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洪市雨林徒步规划(2024—2030年)的通知》政策解读

  • 来源 :景洪市人民政府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4-08-01 09:29
  • 解读政策


规划背景与目的

背景:政策上国家对生态旅游、研学旅游、徒步旅游等相关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经济上以徒步为代表的新业态有潜力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社会环境中徒步旅游成为旅游业新蓝海;技术上智慧化技术让平衡生态保护、游客安全与旅游体验成为可能。

目的:一是拓宽“两山”理念转化路径,推动景洪生态人文资源价值转化;二是培育新消费增长点,促进文旅与徒步产业融合发展;三是统筹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景洪。 

规划总则

范围:规划范围为景洪市全市,重点是热带雨林为主的生态环境优美区域。

期限:2024 - 2030年,远景展望到2035年。

定位:属于产业专项规划,是景洪深入贯彻“两山”理念、放大雨林生态优势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徒步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升级意义重大。

基础现状

资源现状:生物资源丰富,是生物多样性宝库;生态资源优越,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系统多样;人文资源独特,多民族聚居形成特色宗教建筑和民族聚落民居体系;旅游业基础扎实,旅游品牌响亮。

产业基础现状:现有线路36条,集中在部分乡镇,业态有自然探险类、科普研学类等,以“公司 + 村集体 + 农户”等模式运营,基诺山乡发展突出。

存在问题:缺乏顶层设计,路线开发不成体系;现有路线类型单一,产品深度广度不足;路线开发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部分乡镇可达性不足,旅游服务和安全保障设施待提升;新路线开发建设要素保障不足;产业处于发展初期,管理不规范。

总体要求

-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依托景洪资源,以市场为主导,构建“四大体系”,促进徒步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 原则: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消费引领、突出特色、严守规范。

- 目标:到2025年,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构建徒步体系网络,初步树立品牌;到2030年,产业结构和布局更合理,成为旅游转型升级新名片;展望2035年,全面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总体布局

- 布局思路:尊重自然,不破坏生态环境;确保安全,综合考虑安全因素规划路线;因地制宜,依据各乡镇条件布局不同类型徒步路线;衔接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等相衔接;区域协调,对内对外协同发展。

- 开发布局:形成“1 + 2 + 1”开发布局体系,一个重点开发片区(基诺山乡)、两个大力开发片区(中心城区和勐罕镇等、景哈哈尼族乡等)、一个适度开发片区(大渡岗乡等)。

产业体系建设

- 分类引导:按资源禀赋分为城市化程度较高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类地区、人文资源丰富类地区、特色产业融合类地区、综合发展类地区;按难易程度分为很容易、容易、中等、难、很难五个等级来规划徒步路线。

-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科学规划建设徒步步道(自然生态区域和城市区域步道);完善标识体系(展示、警示、劝示类标识);配套建设休憩点、庇护点、饮水点、厕所等其他基础设施;强化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防火、急救、应急通讯、安全防范设备);按需建设特色基础设施(露营基地、科普研学基地等)。

- 增强线路多样性:开发多样化徒步路线;创新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利用科技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与户外运动、文旅、康养、乡村振兴等产业融合)。

品牌塑造与推广

- 塑造特色品牌:围绕丰富品牌类型、内涵和传播出圈目标,各乡镇挖掘特色塑造品牌形象,夯实品牌支撑(创意策划、打造IP、营造氛围),建立品牌矩阵。

- 培育市场主体和人才:培育徒步企业,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加强徒步产业专业人才培养。

- 优化宣传渠道:完善线上宣传渠道(智慧旅游平台、微信公众号、网络自媒体、专项门户网站);优化线下宣传渠道(活动宣传、电视宣传、杂志媒体宣传、户外平面广告宣传)。